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
一、专业代码:020301K
二、专业名称:金融学
三、标准修业年限:四年
四、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和金融理论,掌握基本金融分析工具和分析技术,具备良好的基本经济思维能力和扎实的金融业务实践能力,了解一定的灾害经济理论知识,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优秀品格,能够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网络金融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金融资产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5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金融理论、金融分析技术和分析工具处理相关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市场研究能力。
目标2: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能够理解金融业发展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目标3: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承压能力,具备大局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参与国际工作交流。
目标4: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创新素养,能够公正客观地看待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具备良好的学习、更新专业知识和技术和适应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能力。
六、培养要求(毕业要求):
(一)知识要求
1-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1-2.能够较好地运用统计、计量分析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1-3.掌握相关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1-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
1-5.了解国内外金融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1-6.了解灾害经济学和灾害风险管理等相关知识。
(二)能力要求
2-1.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一门外国语言;
2-2.具有良好和持续更新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具备适应金融多元化发展的能力;
2-3.具备处理银行、保险、证券投资、资产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等传统金融业务的能力;具备处理由于新兴金融技术发展所产生的网络金融如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数字货币等新兴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能力;具备金融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等;
2-4.具备初步的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包括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能力,熟悉灾害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流程,了解灾害风险金融产品的定价原理、销售渠道与销售流程等。
(三)素质要求
3-1.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3-2.良好的法律、道德、文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防灾减灾方面的自然科学素养;
3-3.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4.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严守保密制度;
3-5.实事求是,工作认真,精研业务,尽职尽责。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1-1 |
• |
• |
|
• |
1-2 |
• |
|
|
• |
1-3 |
• |
• |
|
• |
1-4 |
• |
• |
|
• |
1-5 |
• |
• |
|
• |
1-6 |
• |
• |
|
|
2-1 |
• |
|
• |
• |
2-2 |
• |
|
|
• |
2-3 |
• |
|
|
|
2-4 |
• |
|
|
• |
3-1 |
• |
|
• |
• |
3-2 |
|
• |
• |
• |
3-3 |
|
|
• |
• |
3-4 |
|
|
• |
|
3-5 |
|
|
• |
|
七、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八、主干核心课程简介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保险学原理、证券投资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等理论课程,以及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
1.保险学原理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48学时/3学分,于二秋学期开设。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与案例讨论,启发式教学,PBL教学等方法,考核形式为期末集中笔试和平时考查。课程基本内容包括风险与保险理论,保险合同、保险运行基本原则、保险运行的基本环节及规律、保险与相关法律、财产保险、人身保险。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打开员工的思维,引导员工掌握保险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员工学习其他专业课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设计有:①以案例库为依托开展课内实践;②设计适当的开放实践,鼓励员工走出课堂,从实践中理解相关理论,了解保险市场;③老员工创新创业项目及相关的学科竞赛。
2.证券投资学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48学时/3学分,于二春学期开设。课程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同时注意与资本市场的紧密结合。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课程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证券投资分析和实盘操作。其中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涉及证券市场的运行、主要的证券投资工具: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证券投资分析涉及有价证券的投资价值分析、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实盘操作涉及盘面指标的解读及软件的基本操作训练。通过学习,使员工掌握证券市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证券投资操作及分析方法,能够运用证券投资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证券市场的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地进行证券投资操作及决策。实践教学要贯穿于整个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紧跟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教学内容;通过模拟交易来实践演练应用技能;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来检验实践教学成果。
3.金融市场学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48学时/3学分,于三秋学期开设,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与案例分析教学,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和平时考查相结合。课程基本内容包括:金融市场的各种运行机制(包括利率机制、汇率机制、风险机制和证券价格机制等),金融资产的定价方法(包括货币资金、外汇、风险资产、股票、债券、远期、期货、期权等)、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各主体的行为。课程学习中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分析,使员工掌握现代经济学先进的分析方法。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课后习题练习等形式培养员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①以案例分析为依托开展课内实践;②投资分析为生产实习的重要内容;③毕业论文。
4.货币银行学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48学时/3学分,于二春学期开设,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案例分析和专题互动讨论,课程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和平时考查。课程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包括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金融创新、通货膨胀等理论知识。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员工熟练掌握货币银行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货币银行的前沿知识和理论;能够运用货币银行知识及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①案例分析;②专题研讨:③调研分析。
5.公司金融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48学时/3学分,于二秋学期开设,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与案例分析与讨论,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和平时考查。课程基本内容概念包括:货币时间价值理论、资本市场定价模型理论、套利、净现值、有效市场、代理理论、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信息不对称、风险中性、传统金融问题的期权理解、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了解国内外公司金融理论与应用发展基本现状,掌握现代公司金融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员工熟练运用公司金融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①以案例试题库为依托开展课内实践;②专业实习;③毕业论文;④老员工创新创业项目;⑤开放实验项目。
6.金融风险管理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48学时/3学分,于二春学期开设,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案例分析和专题互动讨论,课程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和平时考查。课程基本内容涵盖金融风险的基本概念,金融风险的分类方法,金融风险辨识的方法。金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四类主要风险。市场风险度量的基本方法包括VaR方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灵敏度法、波动性法等金融风险度量方法度量金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包括ZETA模型、KMV模型等。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包括基本指标法、内部度量法、损失分布法、积分卡法等。流动性风险度量的方法,包括指标体系分析法、缺口分析法、期限结构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构建以金融风险管理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分层次、模块化的基本思路构建金融风险实践教学体系,结合课内实践、生产实习、老员工创新创业项目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7.专业认识实习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40学时/1学分,于一夏学期开设,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专题讲座、实地参观和调研分析等,课程考核方式为教师根据员工的实习态度、上课纪律、对实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实习日志、作业、报告、小结等综合评定。实习报告主要包括实习情况介绍和实习心得两大部分。最后提出等级成绩。课程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让员工了解和掌握金融服务需求,认识金融机构的组织机构设置、各部门的职能性质,熟悉金融业务,提高员工学习兴趣,同时为今后的具体业务实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奠定基础。主要实践环节包括:①课程讲授。通过讲授,使得员工掌握实践基础知识,掌握实践内容、范围、方法、应注意事项、实习报告写作等。同时为员工讲授相关数据库、资料查询和软件操作。②专题讲座。课程要求校外相关人员进行专题讲座,主要涉及银行、证券方面的内容,使得员工了解和掌握这些领域实际运营,提高员工对专业学习的兴趣。③实地参观。课程会组织员工到相关金融行业进行实地参观,了解相关金融领域,提高员工学习兴趣。④调研分析。课程要求员工分组,就金融某一领域进行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8.金融学专业实习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120学时/3学分,于二夏学期开设,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校内实验室的沙盘、软件操作,课程考核方式为教师根据员工三项实习任务的个别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如果有一项任务成绩评定为“不及格”,专业实习的成绩即为“不及格”;各项任务的成绩均根据员工平时表现、出勤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来评定。成绩评定按等级制分为五等,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综合评定。金融学专业实习的主要内容由三项实习任务构成,分别是经济学沙盘操演、公司投融资决策及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决策。通过这三项任务巩固金融学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理论知识,培养员工的经济学思维及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公司和投资者投融资决策实习,培养员工的金融学专业分析能力。通过金融学专业实习环节,增加员工对金融业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金融市场专业知识的理解,重点培养员工对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分析决策能力。
9.金融员工产实习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80学时/2学分,于三夏学期开设,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讨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是从员工的工作态度、业务规范、分析思路、分析内容、独立与合作精神、实习报告几方面进行综合考核。金融员工产实习内容,以传统三大就业支柱——银行、证券、保险方向为导向,结合新的金融行业发展,设计分板块的综合性任务要求,要求员工选择其中一个板块进行实习:①保险业务综合实习板块分为业务操作(基础)实习和综合实习,在财产保险承保、理赔业务综合学习的基础上,设计保险产品,并就所设计的保险产品进行分析,形成产品设计方案;②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实习板块分为业务操作实习和综合分析实习,通过该实习项目使员工熟练掌握商业银行柜台业务的办理操作流程;能够运用商业银行经营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经营与管理的方法;③投资综合实习板块的内容主要包括行业和宏观经济分析、投资方案设计与可行性分析。
10.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224学时/14学分,于四春学期开设,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实习指导老师指导,员工具体操作来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则由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员工具体实践完成。课程的考核形式是:①毕业实习:在四春期末,员工提交实习工作日志、实习报告、实习鉴定书,由指导教师综合评定;②毕业论文:开题环节,由指导教师和教研室全体专业教师共同评定;中期检查环节,由指导教师和中期检查答辩小组综合评定;答辩环节,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共同综合评定。课程基本内容:①毕业实习,要求员工到各类银行、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网络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金融资产管理部门、财会部门等进行相同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的业务实习。②毕业论文,是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由指导老师指导完成,指导老师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专业及经济学学科领域,指导员工选题、开题、查阅和搜集整理文献、撰写开题报告及论文等工作,指导员工完成毕业论文。
九、毕业总学分
本专业要求的最低毕业总学分为160,其中:
1、理论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践)应最低修读140学分;
2、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实践)应最低修读20学分。